close
繼高二的投稿成功,這次我又幸運的在淡江諮輔組舉辦的「學習哇哈哈經驗談徵文活動」中入選了
投稿的件數三十五件,我是入選十八位的幸運兒之一
而且這次的獎金比自由時報的稿費四百塊還足足多了兩倍半,好興奮>///<
前幾天領回稿費一千塊,寒假染頭髮不愁沒資金了= =+
聽說明年會把我們的作品刊登出來,哈哈~真是太棒了!!!
為此,我還特別買了條金莎巧克力送給提供我寫作靈感的教官
因為如果不是她當時講了這個道理,我也不會寫出這篇故事
雖然我知道以自己還不夠精鍊的文筆並沒有把主角的心境描寫的更為生動透徹
但是,這次的入選對我來說是評審老師給自己的一份認同和鼓勵
下次如果還有舉辦類似的活動,我想我也一定不會放棄投稿的機會
等考完期末考放寒假之後我還想再寫點東西,每週出刊的淡江時報正在徵稿
嗯...希望能寫出更棒的作品︿ ︿
* * * * *
題目:跌倒的收穫
抬頭望著書架上一個個排列整齊閃閃發亮的獎盃,那是參加了數十次籃球比賽的他的優秀成績,他是人人稱羨的籃球好手,大家只知道他苦練了好幾年的球,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闖出自己的籃球天空,揮灑出亮麗成績的...
剛揮別牙牙學語的年紀,正準備前往下一階段國小邁進的小男孩,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學,「要和 老師同學好好相處喔!」母親輕拍孩子的頭笑容和藹的說著,「好!」天真無邪的小男孩充滿活力的答道,就在母親在門口和孩子道別,目送著孩子離去時,突然「碰」的一聲,小男孩摔倒了,母親趕緊跑向前去,孩子的左膝蓋磨破皮了,還隱約看見鮮紅的血跡,擔心孩子的母親焦慮的看著孩子,只見小男孩慢慢的爬了起來,輕輕的擦拭了眼角即將跑出來搗蛋的淚珠,「媽咪妳看,我都沒有哭喔!我已經長大了!」欣慰的母親突然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你知道嗎?以後跌倒的時候別急著爬起來,要看看有沒有東西可以撿,也許你會得到很不一樣的收穫。」一頭霧水的小男孩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和母親再度道別之後朝著學校方向前進,留下默默注視孩子背影的母親...
等到小男孩長大了,才漸漸懂得母親當時的話中之意,只是他的心中仍帶有一絲疑惑,所謂「不一樣的收穫」到底是什麼?直到男孩上了大學加入籃球隊之後的某一天,他終於明白了,大學三年級的秋天,剛當上校隊隊長的他,第一次帶領隊員們參加校際盃,準備下高雄和全台各校的籃球高手一較高下,從初賽到複賽一切都如他想像般的順利,一次次精準無誤的射籃,觀眾們如雷的歡呼和掌聲,男孩帶領球隊成功的晉級了前八強,然而,晉級之後的第一場比賽,因為他一個小小的失誤,讓最有冠軍相的他們喪失了這個機會,這對優越感和自尊心都高的男孩而言,是多麼大的打擊啊!在人群散去的活動中心,他獨自痛苦的捶打著牆壁,想著淡水那些等著他拿冠軍獎盃回來的老師朋友們,心更加難過了,坐在回程的遊覽車上,男孩的呆滯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窗外宛如為他掉淚的雨景中,這時,男孩的手機響起,顯示著一封剛傳來的簡訊,打開一開,竟然是母親傳來的,內容只有短短一句話「跌倒的時候別急著爬起來,看看有沒有東西可以撿,也許你會得到很不一樣的收穫。」他看著簡訊,腦海中回想起那天關鍵的比賽──對手巧妙的技巧攻破和當下一時緊張慌了手腳的自己,也許,這就是他應該學習的地方,打了這麼久的球,都還沒看過那種運球呢!回台北之後可以好好的「研究」一番,還有對方隊員的防守和進攻形式都可以作為往後比賽戰略之一,想著想著,男孩的嘴角浮現出一彎微笑,猶如當年,他母親對他的笑容一般...
隔年六月的某一天,在淡江體育館中響起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男孩以漂亮的三分球結束了冠亞軍賽,拿到了最後的優勝,高舉著勝利獎盃充滿自信的男孩燦爛的笑著,「媽媽,您要我『撿』的東西我終於找到了。」館外的蟬兒仍舊高歌,彷彿在互相告知男孩前景看好的籃球生涯...
從小到大,父母對我和弟弟在課業上並沒有太多的要求,但他們很堅持一個原則──無論是大考小考,考完一定要把不懂的題目好好弄清楚,他們認為所謂的考試,只是測試自己到底學習吸收了多少的憑據之一,然而最重要的在於要抓住自己不熟的地方然後「對症下藥」,這樣即使成績並不如理想,自己還是能心安理得的繼續下個階段的學習,很感謝他們給我這樣沒有壓力而且有空間的學習環境,我想即使現在是大學生,我也會繼續秉持著這個心態繼續往我的學業專攻科系前進。
* * * * *
教學卓越計畫激發學習潛能專案
「學習哇哇挖經驗談」徵文活動錄取名單
感謝同學熱烈參與教學卓越計畫激發學習潛能專案「學習哇哇挖經驗談」徵文活動,本活動投稿件數共35篇,擇優錄取20篇,共計18名,請錄取同學於12月29日(五)前至諮輔組向廖雅婷老師領取稿費!
姓名 系級 姓名 系級 姓名 系級
王怡慧 中文三 吳孟純 教科一 李易儕 機電一
李奕德 資訊五 李珞穎 企管三 林秀姿 國際商學系三
翁佳琪 大傳四 張佳莉 中文四 陳冠儒 統計一
連茹欣 中文四 陳維信 大傳二 莊瑋恩 大傳一
林鴻淵 水環一 黃紹驊 決策三 楊曜檜 美研一
劉孝賢 中文一 鄭伊婷 日文二 鍾羽芊 西語四
(依姓氏筆畫排序)
記「嘉獎」說明:由於錄取名單12/25公布,生輔組學生獎懲部份已於12/22統計完畢,故此徵文記「嘉獎」部份,統一於95年下學期做登陸,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投稿的件數三十五件,我是入選十八位的幸運兒之一
而且這次的獎金比自由時報的稿費四百塊還足足多了兩倍半,好興奮>///<
前幾天領回稿費一千塊,寒假染頭髮不愁沒資金了= =+
聽說明年會把我們的作品刊登出來,哈哈~真是太棒了!!!
為此,我還特別買了條金莎巧克力送給提供我寫作靈感的教官
因為如果不是她當時講了這個道理,我也不會寫出這篇故事
雖然我知道以自己還不夠精鍊的文筆並沒有把主角的心境描寫的更為生動透徹
但是,這次的入選對我來說是評審老師給自己的一份認同和鼓勵
下次如果還有舉辦類似的活動,我想我也一定不會放棄投稿的機會
等考完期末考放寒假之後我還想再寫點東西,每週出刊的淡江時報正在徵稿
嗯...希望能寫出更棒的作品︿ ︿
* * * * *
題目:跌倒的收穫
抬頭望著書架上一個個排列整齊閃閃發亮的獎盃,那是參加了數十次籃球比賽的他的優秀成績,他是人人稱羨的籃球好手,大家只知道他苦練了好幾年的球,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如何闖出自己的籃球天空,揮灑出亮麗成績的...
剛揮別牙牙學語的年紀,正準備前往下一階段國小邁進的小男孩,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學,「要和 老師同學好好相處喔!」母親輕拍孩子的頭笑容和藹的說著,「好!」天真無邪的小男孩充滿活力的答道,就在母親在門口和孩子道別,目送著孩子離去時,突然「碰」的一聲,小男孩摔倒了,母親趕緊跑向前去,孩子的左膝蓋磨破皮了,還隱約看見鮮紅的血跡,擔心孩子的母親焦慮的看著孩子,只見小男孩慢慢的爬了起來,輕輕的擦拭了眼角即將跑出來搗蛋的淚珠,「媽咪妳看,我都沒有哭喔!我已經長大了!」欣慰的母親突然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你知道嗎?以後跌倒的時候別急著爬起來,要看看有沒有東西可以撿,也許你會得到很不一樣的收穫。」一頭霧水的小男孩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和母親再度道別之後朝著學校方向前進,留下默默注視孩子背影的母親...
等到小男孩長大了,才漸漸懂得母親當時的話中之意,只是他的心中仍帶有一絲疑惑,所謂「不一樣的收穫」到底是什麼?直到男孩上了大學加入籃球隊之後的某一天,他終於明白了,大學三年級的秋天,剛當上校隊隊長的他,第一次帶領隊員們參加校際盃,準備下高雄和全台各校的籃球高手一較高下,從初賽到複賽一切都如他想像般的順利,一次次精準無誤的射籃,觀眾們如雷的歡呼和掌聲,男孩帶領球隊成功的晉級了前八強,然而,晉級之後的第一場比賽,因為他一個小小的失誤,讓最有冠軍相的他們喪失了這個機會,這對優越感和自尊心都高的男孩而言,是多麼大的打擊啊!在人群散去的活動中心,他獨自痛苦的捶打著牆壁,想著淡水那些等著他拿冠軍獎盃回來的老師朋友們,心更加難過了,坐在回程的遊覽車上,男孩的呆滯的視線始終停留在窗外宛如為他掉淚的雨景中,這時,男孩的手機響起,顯示著一封剛傳來的簡訊,打開一開,竟然是母親傳來的,內容只有短短一句話「跌倒的時候別急著爬起來,看看有沒有東西可以撿,也許你會得到很不一樣的收穫。」他看著簡訊,腦海中回想起那天關鍵的比賽──對手巧妙的技巧攻破和當下一時緊張慌了手腳的自己,也許,這就是他應該學習的地方,打了這麼久的球,都還沒看過那種運球呢!回台北之後可以好好的「研究」一番,還有對方隊員的防守和進攻形式都可以作為往後比賽戰略之一,想著想著,男孩的嘴角浮現出一彎微笑,猶如當年,他母親對他的笑容一般...
隔年六月的某一天,在淡江體育館中響起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男孩以漂亮的三分球結束了冠亞軍賽,拿到了最後的優勝,高舉著勝利獎盃充滿自信的男孩燦爛的笑著,「媽媽,您要我『撿』的東西我終於找到了。」館外的蟬兒仍舊高歌,彷彿在互相告知男孩前景看好的籃球生涯...
從小到大,父母對我和弟弟在課業上並沒有太多的要求,但他們很堅持一個原則──無論是大考小考,考完一定要把不懂的題目好好弄清楚,他們認為所謂的考試,只是測試自己到底學習吸收了多少的憑據之一,然而最重要的在於要抓住自己不熟的地方然後「對症下藥」,這樣即使成績並不如理想,自己還是能心安理得的繼續下個階段的學習,很感謝他們給我這樣沒有壓力而且有空間的學習環境,我想即使現在是大學生,我也會繼續秉持著這個心態繼續往我的學業專攻科系前進。
* * * * *
教學卓越計畫激發學習潛能專案
「學習哇哇挖經驗談」徵文活動錄取名單
感謝同學熱烈參與教學卓越計畫激發學習潛能專案「學習哇哇挖經驗談」徵文活動,本活動投稿件數共35篇,擇優錄取20篇,共計18名,請錄取同學於12月29日(五)前至諮輔組向廖雅婷老師領取稿費!
姓名 系級 姓名 系級 姓名 系級
王怡慧 中文三 吳孟純 教科一 李易儕 機電一
李奕德 資訊五 李珞穎 企管三 林秀姿 國際商學系三
翁佳琪 大傳四 張佳莉 中文四 陳冠儒 統計一
連茹欣 中文四 陳維信 大傳二 莊瑋恩 大傳一
林鴻淵 水環一 黃紹驊 決策三 楊曜檜 美研一
劉孝賢 中文一 鄭伊婷 日文二 鍾羽芊 西語四
(依姓氏筆畫排序)
記「嘉獎」說明:由於錄取名單12/25公布,生輔組學生獎懲部份已於12/22統計完畢,故此徵文記「嘉獎」部份,統一於95年下學期做登陸,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